提示语- PROMPT #
提示语: 是我们与AI对话时所需要的语言,可以是一个明确的问题,详细的指令,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描述。
1.1 提示语结构 #
- 指令 最重要部分, 明确需要AI执行什么任务
- 上下文 提供任务背景信息
- 期望 对AI结果的要求和预期
1.2 提示语类型 #
指令类型 | 描述 |
---|---|
指令型 | 直接提供AI需要执行的人物 |
问答型 | 向AI提出问题,期望得到的答案 |
角色扮演 | AI要扮演特定角色,模拟特定场景 |
分析型 | 让AI对特定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 |
多模态的提示语 | 文本、图像等多种形式输入 |
1.3 如何设计提示语 #
1.3.1 提示语的基本元素 #
提示语的基本元素可以根据功能和作用分为三类:
- 信息类元素 AI在执行人物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,包括背景、数据、主题等,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上下文。
- 结构类元素 定义AI生成结果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,决定了输出结果的结构、格式和风格。
- 控制类元素
用于管理和引导AI生成过程,确保结果符合预期并能够进行必要的调整。高级提示语工程的重要工具。
1.3.2 提示语协同效应理论 #
- 提示语元素协同效应理论的核心观点:
- 互补增强:某些元素组合可以互相弥补不足,产生1+1>2的效果
- 级联激活:一个元素的激活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元素的连锁反应,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
- 冲突调和:看似矛盾的元素组合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
- 涌现属性:某些元素组合可能产生单个元素所不具备的新特性
- 提示语组合矩阵
1.3.3 提升提示语的质量 #
- 精准定义任务,减少模糊项
- 对复杂的人物进行分解,降低AI认知负担 分段生成,逐步深入
- 加入引导问题,提升内容深度 多层次引入问题,引导AI对比或论证
- 控制提示语长度 简洁有效,分布提示
- 开放式与封闭式提示的准确把握
1.3.4 提示语设计陷阱与应对 #
1. 设计陷阱 #
- 缺乏迭代的思想
- 指令太多,或者指令不明确
- 假设偏见,AI明确偏向特定观点
- 幻觉生成,此时AI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输出
- 忽略伦理边界
提示语设计检查清单:
2. 应对策略 #
- 挖掘反向思维:从非传统角度切入 ▪ 设定逆向任务:提示语可以引导AI从相反的角度处理问题,提供不同于传统生成的内容。 ▪ 挑战预设思维模式:通过打破任务的常规设定,促使AI生成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内容。
- 灵活运用任务开放性:给AI自由发挥的空间 ▪ 设定基本框架,留出探索余地:提示语应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框架,包含具体的生成目标,但不应过度限制表 达方式或细节内容,给AI足够的空间进行创造。 ▪ 多维度任务引导:通过引导AI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,激发其对生成内容的多样化思考。